一文看懂直布罗陀为什么是英国的?
发布时间:2024-09-11 13:36:57

  直布罗陀半岛位于欧洲的最西南角,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直布罗陀海峡长58公里,最窄处仅14公里,窄窄的身躯却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

  从地图上看,直布罗陀海峡似乎是西班牙与北非国家摩洛哥的边界。但实际上海峡两岸和海峡离岛的领土归属权错综复杂,既有属于西班牙的非洲城市,也有属于北非国家的岛屿。而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在西班牙一侧的直布罗陀半岛,然而其主权竟属于英国。

  地中海是世界海洋文明的滥觞,早期的古埃及、克里特文明、爱琴文明等都诞生于地中海沿岸。

  公元前3世纪,罗马共和国通过三次布匿战争取得了地中海沿岸的霸权,最终形成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而地中海及沿岸地区的经济文化也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直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地中海沿岸都是西方世界的经济中心。

  西方地理大发现推动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地中海沿岸经济中心的地位悄然发生变化。对于未知世界探索的欲望以及高额利益的诱惑,让大西洋的航运往来更加繁忙,往返于欧洲、非洲和美洲的奴隶贸易船只为欧洲尤其西欧国家带来大量财富。

  西方世界的经济中心也渐渐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东岸,以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逐渐取代了南欧国家意大利、希腊,成为了西方文明的新中心。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大航海初期,地中海沿岸的文明仍然有先发优势。阿拉伯和意大利人的航海知识为西欧航海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最早开启探索世界的步伐的航海家也大多来自地中海周边国家。

  虽然大航海时代使欧洲经济重心转移到西欧国家,但这一繁荣也带动了欧洲南北贸易的需求,在出现铁路之前,水运也仍然是最有效的交通方式。

  而在苏伊士运河建成前,一道窄窄的直布罗陀海峡就是地中海以及黑海沿岸国家通往大西洋沿岸的唯一通道,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可以说掌握了直布罗陀海峡,就等于扼住了地中海沿岸一众国家通向大洋的咽喉。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直布罗陀海峡更加成为了经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印度洋的重要航路。随着后来波斯湾的油田得到开发,直布罗陀航路成为西欧能源运输的生命线。每天有千百艘船只通过海峡,每年可达十万艘,是国际航运中最繁忙的通道之一。

  直布罗陀海峡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它的名字中就可见一斑。直布罗陀源于阿拉伯语,8世纪初,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对外发动征服战争,战争期间倭马亚王朝的将领塔里克·齐亚德曾率7300名士兵横渡直布罗陀海峡,塔里克站在直布罗陀半岛的巨岩上指挥作战,击溃了当时统治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国数倍于己的兵力。

  为纪念这次渡海作战胜利,塔里克渡过的那湾海峡被称为“直布尔塔里克海峡”,直布尔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山岳。后来阿拉伯人撤出此地,但名称仍然保留下来,经过多种语言的翻译,“直布罗陀”成为了海峡的名字。

  现在直布罗陀海峡南北角休伦港和马罗基角都归属于西班牙。而具有最重要战略意义的直布罗陀半岛,塔里克指挥作战的地方,英国和西班牙却都宣称对该地拥有主权。只是半岛上的居民有93%都拥有英国国籍,且由英国实际控制。

  作为最早开启殖民掠夺的国家之一,西班牙在16世纪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并开启了属于西班牙帝国的海上霸权时代。

  最能象征其地位的就是16世纪末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舰队有150余艘大战舰,3000余门大炮和上万熟练的海军士兵,最盛时舰队有千余艘舰船。这支无敌舰队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海域,为西班牙的商船保驾护航,16世纪末世界贵重金属开采中的83%为西班牙所得,风头一时无两。

  正当西班牙王室依靠在殖民地攫取的财富穷奢极欲之时,孤悬于欧洲大陆之外的英国正在经历一系列革命性的历史事件。通过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本的英国出现了一批新兴资产阶级,他们通过在英国本土大肆购买田地来巩固自己的财富,大量的农民被迫离开自己的土地,进入工场,成为手工业从业者。

  16世纪末到17世纪前期,老霸主西班牙曾经五次对英国这个新兴的海权国家发动战争,英国则联合了荷兰和海盗势力进行抵抗,没有让西班牙无敌舰队占到便宜。

  虽然战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但是西班牙的颓势在战争中显现,一个庞大帝国的由盛转衰已经开始。

  1700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去世,这位老国王终身不育,谁来继承西班牙的王位就成了问题。

  近代史上欧洲王室因为频繁的联姻而相互有了血缘纽带,而当时有资格从卡洛斯二世手中继承王位的三个顺位继承人恰巧都是外国的王子。

  卡洛斯二世的遗嘱是让他的侄孙兼表侄孙腓力,也就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孙子作为他的接班人。此举遭到奥地利、荷兰和英国等国的坚决反对,因为如果腓力当上了西班牙国王,欧洲大陆两个最强大的国家法国和西班牙就共主了,周边国家再想崛起就非常困难。

  这些国家拥立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的查理王子,他是老王卡洛斯二世的外甥,也有一定的继承合法性。双方矛盾无可调和,西班牙王位战争正式拉开序幕。

  战争初期英荷联军节节胜利,英国精准攻击位于西班牙南部的直布罗陀,对法西联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重创了西班牙和法国舰队,但陆军强国法国却成功将战争拖入相持阶段。

  战争拖了13年,多年损耗让各国民穷财尽,东方的俄国又在偷偷积蓄实力崛起,最终英法西荷等国只能握手言和,于1713年正式签订《乌得勒支和约》。

  条约内容是承认法国的腓力继位西班牙国王,但法国也要做出妥协承诺两国不会合并。而直布罗陀半岛也成为了妥协的一部分,成为了大英帝国的领土。

  然而尽管英国方面宣称当年他们赢得了半岛权益,但事实上《乌得勒支和约》对于直布罗陀半岛主权归属问题的表述含糊不清,条约中规定英帝国拥有对半岛上房屋和军事设施的所有权,而非现代政治意义上的主权。因此西班牙历代政府都宣称对直布罗陀半岛拥有主权。

  合约签订的过后三百年里,西班牙曾经多次联合法国等其他国家,发动军事、经济、外交等各种手段夺回这块扼住欧非咽喉的土地。

  英国自从占领这一战略要地以来,花费了大量精力将其建设为进入地中海的稳固跳板。不仅建立了海空军基地,修筑大量防御工事,还驱逐了原有的西班牙居民,通过优惠政策招来了大批来自英国、意大利和摩洛哥的移民来充实当地人口。

  1727年,西班牙以两万五千人的兵力和大批舰队围困了直布罗陀,彼时半岛上只有5000名英国守军,但是英国人凭借坚固的工事和先进的战术固守长达五个月,龙8游戏唯一官方网站最终击退了西班牙军队。

  美国爆发独立战争的时候,西班牙人又得到了收复直布罗陀的机会。在法国的支持下,西班牙政府出动了35000重兵、47艘战舰、一百多门各式重炮,围困了只有7000英军守卫的直布罗陀长达3年7个月。

  西班牙人踌躇满志,但很快发现半岛上的地标——直布罗陀巨岩早已密布碉堡和火炮,仿佛这一大自然的造物变成了英军的杀人机器。这一次西班牙军仍然没有收复失地。

  时至今日,当初英国人在直布罗陀招募的移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已经生活了几百年,他们大多都讲英语,拿英国护照并且认同英国的统治。

  除了建设军事设施之外,英国人还在这6.5平方公里狭小的土地上建设了发电站、电话系统、肉类冷藏库、海水淡化系统、食品加工厂和医院等全套生活必需的设施。

  二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在美苏两个庞然大物之间夹缝求存的欧洲于上个世纪走向联合,英国和西班牙的关系渐渐缓和。1985年2月,西政府宣布开放直布罗陀边境及西本土与直布罗陀的陆海通道,英国则宣布给予西班牙人在直布罗陀工作、居住和购买房地产的权利。

  1991年3月18日,英国撤走其驻扎在直布罗陀的最后一个营的陆军,正式将直布罗陀的防务移交由当地人组成的团队,从而结束了英国在这个地区长达287年的军事存在,直布罗陀走向自治的道路。

  英西两国曾就直布罗陀半岛的主权归属问题进行谈判,讨论在该地实行英西共同管理。但这一消息一经传出就遭到直布罗陀居民的强烈反对,在后续举行的公投中,有98%的当地人反对接受西班牙的管理。

  然而英国脱欧以后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直布罗陀96%的选民选择留在欧盟,与英伦本土的主流民意产生了严重的冲突。西班牙政府本想要借此机会再提英西共管,但直布罗陀首席大臣回应道:“不存在任何有关直布罗陀主权会谈的空间,连举行对话也不可能。”

  阔别了这片土地已经三百余年,语言风俗都截然不同,西班牙想收回只怕已经是妄念。但作为战略要地,直布罗陀半岛上摩尔人、阿拉伯人、西班牙人政权来来去去,驱逐与被驱逐的历史一直在重演,英国的统治又能持续多久呢?


本文由: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网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