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农文旅深融合 田园美乡村兴
发布时间:2024-06-04 16:11:01

  龙8游戏唯一官方网站5月26日,在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香鹿山镇赵老屯村的迭香谷民俗文化综合基地,来自洛阳市景华实验初级中学和伊川县直第二小学的学生正在体验制作香囊。

  近年来,香鹿山镇紧抓沉浸式文旅消费契机,依创办迭香谷民俗文化综合基地,开发民俗非遗、农耕教育、军事拓展等精品研学课程,为众多青少年提供了广阔的行走课堂。基地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100余所学校、4万多名学生,带动了当地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

  研学热潮兴起,宜阳因其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文旅、农旅资源丰富,渐成市、县中小学主题研学热门“打卡地”。到董王庄乡等南部山区乡镇亲手制作艾草香囊、足浴包,体验中医文化独特魅力;到革命老区赵保镇参观革命遗址,开展红色研学之旅;到高村镇王莽村认识古老的农耕用具,转动石碾子,看着豆子变成豆腐……

  位于董王庄乡的洛阳喜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乔治杰说,端午将至,到乡里开展研学的中小学生团体,到艾情谷体验漂流的游客日渐增多,他们曾半天就售出价值数万元的艾草制品,巧借文旅东风,特色农业也掀起“热浪”,在这个夏日奏响了农文旅紧密融合共同发展的动听协奏曲。

  董王庄乡艾草种植稳定1.8万亩,种加销一体产业链,是远近闻名的“艾草之乡”。艾情谷漂流项目是该乡探索“特色农业+康养文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深化一二三产融合,不断丰富“艾草之乡”文化内涵的生动实践。

  结合域内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打造全长3.3公里,落差116米,以爱情为主题的特色漂流项目,配套建设服务中心、民宿、农家餐馆、绿色艾草体验馆等场馆,构建“多彩乡村文旅矩阵”,并举办两届漂流节,年均接待游客数万人,带动当地艾草产品销售,让更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务工、增收致富。

  董王庄艾草产业串起了链,王莽村文化牵引成线,带动“村景”向“钱景”迈进。

  “豫西民居、七里峡谷、千亩梅林,文化墙、贵妃梅、老布鞋……真是把‘王莽撵刘秀’历史典故阐释到了极致。”来王莽村观光露营的洛阳游客李明感慨万千。而本地村民李留发则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他靠着好手艺,就在自家门口摆起了小吃摊,再不用因为年龄大不好外出务工而发愁了。村民耿亚奇在梅谷露营基地的木屋小超市,村民李同庆支起了玩具摊儿……本地村民做梦也想不到,不出村,不离家,周边的风景有“钱景”,老院老屋成“景区”,土生土长的农民端上了旅游“金饭碗”。

  林荫步道、溪水潺潺,秀美风景呼之欲出;森林露营、自助烧烤、亲子研学、戏水捕虾,多样的游玩活动体验,让王莽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山沟沟,蝶变成梅谷丛林露营热门打卡地,乡村运营把村庄整治与经营有机结合,乡村旅游有了新附丽。

  漫步锦屏镇杏花村,绿皮火车打造的特色火锅餐厅,破败窑洞改造的乡村民宿群,环山乐道直通家门,小菜园里一畦蔬果半畦花,山湖倒映,垂钓露营,远离城市喧嚣,多了一份恬静自然。康养民宿新住户说:“种菜赏景,冬暖夏凉,住着太美了”。

  香鹿山镇下韩村打造近郊游舒适区。依山而建设施齐全的窑洞民宿,创新开发闹中取静的“月亮湾”咖啡馆,搭配上帐篷营地、亲子乐园等丰富多彩的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是田园康养、放松休憩的不二之选。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宜阳以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为重点,释放农文旅融合新活力,在多元融合中拓宽文旅新场景,探索推进宜阳文旅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宜阳县重点实施洛水昌谷、七彩童话动物王国、西游圣境、汉唐驿城、灵山秀水“五园”提质升级,杏花村、东韩村窑洞民宿,红赵保中医研学基地,王莽村、宜溪印象露营基地、花果山星空露营等乡村旅游打卡地脱胎换骨,绘就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强化运营思维,入库乡村运营人才146人、运营商26家,与运营商强强合作,精品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0万元,乡村运营有声有色。

  今年“五一”假期,该县累计接待各类游客52.63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8761.32万元。

  据了解,宜阳县将立足文化、生态等资源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小切口”带动大发展,擦亮现有文旅品牌名片,推动体育、农业、工业等与旅游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创造新价值、催生新业态,奏响“旅游+”合奏曲,不断推动宜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由: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网站提供